食物背后都有一份记忆、人情国内十大配资平台。
那天清晨,北京天还蒙蒙亮,我已经坐上了前往昆明的航班。四个小时后,飞机降落昆明长水机场,先谈工作,再吃饭。中午十二点半,工作已经谈得七七八八了,昆明的朋友便直接带我去吃“菌子”了。此时,正是云南各种蘑菇——云南人习惯说“菌子”,纷纷上市的时节,那玩意真正是云南人的心头好、外地人的迷幻剂。总之,凡是至亲好友,菌子总归是要尝一尝的,这是云南朋友的待客之道。
那天午饭,云南特色菜上了好几道,印象最深的自然还是菌子里的扛把子——爆炒见手青。见手青是外地人最害怕又最想尝试的一种菌子,一不小心吃了之后就能看到外星人,说的就是它。因为菌子刚上市,这盘爆炒见手青很是鲜嫩,用大火重油爆炒之后,辣椒的辣味猛冲上来,但见手青的香味和鲜味,非但没有被辣味遮盖,而是和辣椒一起“三味齐下”,直接冲击食客的味蕾。第一筷子下去,确实是辣,紧接着,第二筷子下去,就一个感受:真的太好吃了,赶紧招呼服务员上白米饭。别人怎么吃见手青,我不清楚,但我每次吃这道爆炒见手青,白米饭是标配。只不过,昆明这餐饭,已经过去七八年了。如今,只要到了时节,即便在上海,也可以每年都吃到见手青。但老朋友,心里挂念着,却未必能每年都见到,这也是不争的事实。所谓睹物思人,由见手青想到云南的老朋友,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情谊。
展开剩余66%我是一名菌菇爱好者,各种蘑菇,诸如口蘑、草菇、香菇、平菇,但凡能和肉片一起炒的蘑菇,从小都是我的最爱。后来长大了,去的地方多了,才有机会尝到牛肝菌、鸡枞菌这样的稀奇蘑菇。至于更昂贵的松茸,那得等到航空物流更便捷的年代,才得以尝到。但两相比较,还是觉得小时候吃到的蘑菇最好吃。
我们那个年代,蘑菇都是装在罐头里的,打开罐头捞出来之后,总有一股特殊的罐头味道。时间长了,我便天然地认为,蘑菇大概生来就是这个味道。但不管怎样,蘑菇只要一切片,再和肉片一炒,最后加上一勺水淀粉勾芡,真是人间至上美味啊。后来,新鲜种植的蘑菇也在菜场里出现了,我还一时适应不了,非得央求家里人去买罐头蘑菇。这种情结,大概就跟现在偶尔买一罐糖水菠萝、糖水黄桃尝尝,应该是一样的补偿心理。
我大学时候同宿舍的好兄弟大宝,是黑龙江伊春人,他生日和我一天,但年龄比我小一岁。所以那时候,我们到了生日那天,经常一起去北京西苑靠近颐和园的一家名叫铁木真的自助餐厅吃饭。铁木真收费贵,但当天过生日的人,可以凭身份证买一位送一位,很划算。我和大宝第一次去,选的就是我们生日那天,直接甩给服务员两张身份证,服务员对着两张身份证看了好久。好在买单之后,人家就直接送了两张餐券,我们便可以第二周又去吃了,不必等到明年,也不必觉得对方是被“附送”的。
席间大宝听我说起喜欢吃蘑菇炒肉片,没过多久,他便力邀我去了一家东北菜馆吃小鸡炖蘑菇。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吃小鸡炖蘑菇,但对这道东北名菜早就仰慕已久。菜端上来后,我就跟大宝说,这不是蘑菇啊!大宝说,这就是蘑菇啊!我说,我吃的蘑菇是那种小小的、圆圆润润的、很可爱的蘑菇,你这个小鸡炖蘑菇里的蘑菇,又老又长又难看,还咬不动,这哪里是蘑菇?大宝急了,说你们上海不产蘑菇,你说的那种蘑菇叫口蘑,小鸡炖蘑菇的蘑菇叫榛蘑。榛蘑是东北特产,老香老香了,口蘑哪能跟榛蘑比?但无论他怎么说好,小鸡炖蘑菇我是真的不喜欢吃,远不如锅包肉对我更有吸引力。
大学毕业后,我回上海工作,大宝去深圳读了研究生。再后来,大宝回老家做了公务员,偶尔他来上海出差,我们都会约着见面吃饭。上学那时候,大宝妈妈经常来北京看他,并常常请我们全宿舍的人吃饭,于是,我们都和大宝妈妈很熟悉。我印象最深的是,大宝妈妈对我说:佳勇啊,以后来伊春,阿姨带你去林场玩,请你吃狍子肉,吃野生榛蘑!虽然我对榛蘑一点也不感兴趣,但我对什么是狍子肉很感兴趣!那天,大宝来上海国内十大配资平台,我请他吃日料自助,延续了当年我们一起吃铁木真自助的优良传统。席间我说起这段往事,大宝笑呵呵地对我说,狍子肉真的没啥好吃的,比三文鱼、金枪鱼刺身差远了。
发布于:上海市申宝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